甚麼是經前綜合症?
經前綜合症(PMS)又稱為「經前緊張綜合症」,或「經前症候群」,是指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出現身體及心理不適的相關症狀,症狀的程度或持續時間因人而異,大多於經期前一至兩星期左右出現,至來月經時消失。常見症狀包括乳房脹痛、腹脹便秘、疲倦、煩躁易怒等。嚴重者會影響日常工作及人際關係,對患者造成身心的困擾。
經前綜合症有甚麽症狀?
經前綜合症相關的症狀可以多達一百多種,可歸納為生理、心理及行為上三方面,常見的症狀包括﹕

1. 生理上
乳房脹痛
手腳水腫
腹脹便秘或腹瀉
頭暈、頭痛
疲倦乏力
失眠
2. 心理上
緊張、焦慮
抑鬱、心情低落
易怒、煩躁不安
情緒波動大
3. 行為上
食慾、胃口改變,如突然嗜食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
難以集中精神
社交慾望低,不想出門口
引起經經前綜合症
西醫認為經前綜合症具體成因不明,可能與體內荷爾蒙的波動、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和精神壓力有關。
中醫學上認為經前綜合症主要與體內氣血的運行有關,經期前氣血需下聚於子宮中,若本身有肝氣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,下聚的氣血會加重鬱結,則容易出現如乳房脹痛、煩躁易怒、腹脹便秘等肝鬱氣滯的症狀。如果平時氣血不足,氣血集中於子宮,則會令供應身體其他臟腑的氣血減少,容易出現頭暈、疲累、心慌等症狀。另外如果脾腎功能較弱,容易出現水濕內停的症狀,如腹脹腹瀉,手腳水腫等。
中醫治療經前綜合症
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處方用藥或針灸治療,常見以下3種證型﹕
肝鬱氣滯﹕經前乳房脹痛、煩躁易怒,情緒不穩,腹脹便秘,月經不暢,色暗有血塊、痛經等。治療需疏肝理氣,常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等方加減。
氣血不足﹕經前疲倦、情緒低落、頭暈、失眠健忘,月經量少、延期等。治療需補益氣血,常用八珍湯、歸脾湯等方加減。
脾腎陽虛﹕食慾不振,腹脹腹瀉,手腳水腫,腰痠乏力,帶下分泌多,月經質稀色淡等。治療需健脾溫腎,常用溫土毓麟湯加減。
舒緩經前綜合症的茶療
1. 玫瑰茉莉菊花茶
材料:玫瑰花10朵,茉莉花10朵,菊花10朵。
做法:所有材料加入300ml沸水焗15分鐘後飲用。
功效:疏肝理氣解鬱,適合肝鬱氣滯的人士,可以在來經前2星期開始飲用,隔日飲1次。
2. 北芪杞子桂圓茶
材料﹕北芪5g、杞子5g、桂圓5g。
做法:所有材料加入300ml沸水焗30分鐘後飲用。
功效:補益氣血,適合氣血不足的人士,可以在月經乾淨後即開始飲用,隔日飲1次。
3. 陳皮薏米黑豆茶
材料﹕陳皮一片、熟薏米15g、黑豆15g。
做法:所有材料加入300ml沸水焗30分鐘後飲用。
功效:健脾補腎,利水消腫,適合脾腎兩虛人士,可以在來經前2星期開始飲用,隔日飲1次。
如何預防經前綜合症?
少吃高油、高糖、高鈉、辛辣及生冷食物。
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。
進行適當地有氧運動,如快步走、緩步跑、游泳。
進行放鬆減壓活動,如瑜珈、冥想、按摩等。
保持充足及規律的睡眠,避免過度勞累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