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女性理想的生育期為20-35歲,35歲後女性生育能力會漸漸下降,自然懷孕的機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,且在懷孕期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及生產時的危險性也較高,因此在35歲或以上生產的女性便算是高齡產婦。但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,2023年女性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已升至32.9歲,因此高齡產婦也越來越多見。
高齡產婦懷孕的風險有哪些?
自然流產
自然流產是懷孕中比較常見的問題,當女性的年齡愈大,流產的機率愈高,有研究顯示25–29歲女性流產機率大約為10%,之後隨着年齡增加,流產機率亦相應增加,35–39歲時流產機率約為20%,40–45歲約為35%,45歲以上更超過50%的流產機率。
妊娠糖尿病
妊娠糖尿病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,懷孕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的情形。隨着孕婦年齡增長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會上升,有機會影響母親及胎兒的健康。
妊娠毒血症
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,因懷孕期間血管壁內細胞的變化,令胎盤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液給胎兒,同時孕婦出現血壓升高、全身浮腫等症狀。甚至還可能發展成有致命危險的子癇症,會造成痙攣、昏迷、甚至死亡。
唐氏綜合症
唐氏綜合症是由於在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所致。女性年齡愈大卵子的功能會減弱,卵子染色體分裂不正確的風險更大,因此嬰兒患上唐氏綜合症的風險會隨着產婦的年齡增長而上升。
中醫如何幫助高齡產婦
孕前備孕
只有母體自身精血充足,才能更好的孕育胎兒,而高齡產婦已過了身體狀況最強壯的時期,是處於開始步向衰退的時期,因此在孕前先行調理身體,令腎氣充足、氣血順暢,改善卵巢功能、卵子質素及健全黃體功能,則更易受孕及可減低胎動不安、流產等風險。
懷孕初期(第1至第12周)
懷孕初期胚胎重要的發育期,亦是最不穩定的時期,容易出現胎動不安、腹痛、陰道出血、先兆流產等問題,此時可用補腎益氣、養血回衝等安胎方法,確保孕婦氣血充足,讓胚胎良好發育。另外此時孕婦容易出現食慾不振、孕吐、疲倦乏力等問題,此時使用清肝和胃、降逆止嘔的中藥可以減輕孕婦的不適。
懷孕中期(第13至第27周)
懷孕中期一般是比較穩定的時間期,此段時間胎兒在母親腹中安穩地長大,母親亦適應了胎兒的存在,如果無特別不適的症狀,只要確保足夠的營養和休息即可。但若有出血、胎動不安等情況則仍需要服用安胎的中藥。
懷孕後期(第28-40周)
踏入懷孕後期,隨著胎兒長大,母親身體開始會有變化,肚子會逐漸增大,身體變得不靈活,後期會容易出現水腫、疲累、失眠、尿頻、便秘、腰背痠痛等問題,如果情況較嚴重的話,服用中藥可以有助改善症狀。
中藥幫助止血安胎醫案
38歲女士經IVF放胎約3周後出現陰道出血,曾打黃體素針未能止血,且有出血增多的趨勢,有時伴有腹痛,於放胎後第26日見有血塊到急症室就診,超聲波檢查有兩個胎囊但未見有心跳,西醫未有治療的方案,於是轉來求診中醫。林醫師根據患者的情況,處方補腎安胎止血的中藥,服藥4日後出血已止,之後再繼續服用補腎安胎的中藥以鞏固,到放胎後第40日再次超聲波檢查時胚胎已有心跳一切正常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