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卵巢水瘤發展為卵巢癌,切除手術後痛經】
- 林麗華醫師
- 3月1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30多歲的L小姐在多年前發現有卵巢水瘤,初時幾年檢查水瘤大小無明顯變化,又沒有不適症狀,於是就置之不理。直至有一日出現嚴重腹痛,就診急症室時發現腹內卵巢水瘤已長大到接近30cm,需即時安排進行水瘤及卵巢摘除手術,手術後病理化驗組織含有癌細胞,診斷為早期卵巢癌。手術幾個月後開始出現痛經需服止痛藥,行經不暢順夾有多血塊等不適。西醫覆診顯示一切正常,於是轉而求診中醫。
林醫師診斷L小姐為寒凝血瘀之證,處方溫經散寒、活血化瘀的中藥內服,並配合針灸和艾灸,兩星期後來月經,痛經及血塊減少。之後繼續治療,第2個月再來月經時已無再痛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發性痛經 VS 繼發性痛經
有調查訪問顯示八成半的女性曾經歷過痛經,但求醫或尋求專業意見卻不足四成,甚至部分認為痛經是正常的,反映大部分都未有正視痛經的問題。在臨床上,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。
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器質性或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,通常發生在月經來的期間,可能會有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,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、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。
繼發性痛經是指因盆腔內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,常見原因如盆腔炎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、朱古力瘤,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炎、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。通常疼痛較嚴重,可能需服止痛藥,而且疼痛會持續加劇。繼發性痛經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,否則拖延令病情惡化,有機會需要手術,甚至影響懷孕生育。
中醫在治療痛經時,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,常可分為腎氣虧損、氣血虛弱、氣滯血瘀、寒凝血瘀和濕熱蘊結不同的證型,進行辨證處方用藥。若是繼發性痛經,治療時需針對原發疾病治療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