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【患子宮內膜瘜肉3年,持續排卵期出血及痛經】

林麗華醫師
子宮內膜瘜肉

34歲女士於3年前出現排卵期出血,經婦科檢查患有一細粒的子宮內膜瘜肉,未進行任何治療,只是每年婦科超聲波檢查觀察瘜肉沒有變大。但是3年來每個月排卵期都會出血2-3日,出血量偏多需要衛生巾,來月經時有明顯痛經,需服6-8粒止痛藥。



林醫師根據該女士的身體情況,診斷為氣虛血瘀夾濕之證,處方補氣袪濕、活血消癥的中藥,間中配合針灸及艾灸。經治療後排卵期出血及痛經逐漸減少,到第四個月時排卵期已經無再出血,來月經亦無痛經。其後婦科超聲波檢查顯示瘜肉已經消失。



甚麼是排卵期出血

排卵期是月經週期的一個階段,是成熟的卵子從卵巢排出進入輸卵管的期間,如果月經週期規律的28天,排卵日大概會發生在月經週期的第14天,一般由第9天到第19天這段時間稱為排卵期。若在這段期間出現輕微陰道出血就稱為排卵期出血,一般是由於排卵期雌激素短暫下降而黃體濃度不夠,令子宮內膜失去支撐出現少量剝落,形成少量出血或咖啡色的分泌物,通常在1-3天後就會自行停止。



排卵期出血原因

  1. 荷爾蒙不穩定引致

生活節奏改變、飲食失調、熬夜睡眠不足、壓力大、緊張焦慮等導致荷爾蒙波動明顯,令子宮內膜出現少量剝落而出血。


  1. 其他婦科疾病引致

例如子宮內膜瘜肉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過厚、子宮內膜癌等都有可能引致排卵期出血。因此如有排卵期出血需積極檢查以排除是否有器質性問題。





中醫如何治療排卵期出血

排卵期出血中醫稱為「經間期出血」,如果有器質性問題引致出血,需著重治療該問題,如上文的案例由子宮內膜瘜肉引起,當治療後瘜肉消除就無再出血了。如沒有器質性問題,則可根據患者情況辨證治療,常見有腎陰虛證、腎陽虛證、肝鬱化火證、濕熱證和血瘀證,處方相應的藥物治療。


要注意的是,有部分人會認為排卵期出血是正常生理現象,不需要治療,但這只適合用於只是偶而出血的情況,如果是持續每個月都有出血,還是建議積極治療,因此長期的荷爾蒙不穩定容易引起其他婦科問題。曾有病人一開始出血時檢查無任何異常,過了幾個月後就發現有瘜肉,亦有病人持續出血兩年後,發現有朱古力瘤。


Comments


©2022 德誠中醫診所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